close

經濟志.jpg

高粱兌米時間

42年高粱兌米辦法.bmp

行銷企業,企業主的品格形象很重要,如果總是撒謊扭曲歷史,必然極不利於產品的銷售推廣。

當年胡璉撤退到金門,軍隊糧餉均無著落,見葉華成的高粱酒銷售那麼好,就要他關掉自己的酒廠去為胡璉建立今日的金酒。金酒於民國42年2月1日正式量產,後來為解決高粱不足的問題,葉華成才建議胡璉實施『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鼓勵百姓種植高粱,第一次高粱換米辦法頒佈於民國42年9月14日,歷史事實俱在,請參見上面金門縣志的記載。

無奈,如果今日行銷金酒的人硬要把歷史扭曲成:

   1.金門不出白米但出高粱,只可惜百姓不吃高粱只吃白米,胡璉為讓金門人有白米吃,因此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鼓勵百姓種植高粱,

   2.然後為消化換回的高粱,才以月薪3000元(廠長月薪900元)找只會釀地瓜酒的葉華成來為他『研釀金門高粱酒』,胡璉並未奪取葉華成的高粱酒廠。

    這種違背歷史事實顛倒順序的說法的始作俑者是胡璉,胡璉為了自我吹捧其親民愛民英明偉大形象,在其所著的金門憶舊中自稱是其自己先發想出『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主意,然後再三顧茅廬硬要請出葉華成來為他釀高粱酒,請注意他沒說是『研釀』而是直接釀出高粱酒,因為他確是喝到葉華成的高粱好才以月薪3000元的天價(廠長900元)強迫葉華成出任金門經濟管制組附屬酒廠技術課長的。雖然部分金門當權者清楚知道胡璉這種顛倒順序的說法是錯誤的,但卻很樂意順勢吹捧胡璉的偉大,並且主動再增添『研釀金門高粱酒』的說法以抹去奪廠的史實。

難怪 陳默說:『歷史,往往是當權者的唱和曲。當權者的意志為何,歷史往往就變成怎樣的一個模樣。底層的人民聲音,被上層的喧囂掩蓋,慢慢消失,於是,歷史漸漸變調,終至面目全非。』良有以也。

    可惜,這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縣營金門日報連金門人的想法都控制不了,無法封鎖資訊的透明與流通,普天下的人都清清楚楚知道這些人在撒謊,人不老實產品怎會可靠? 他們的鼓吹說明都為自己在做反宣傳。大陸高官在金門說:『金門人純樸,所以金門高粱香甜。』,反面話就是:『如果金門人不純樸,那麼金門高粱也不香甜。』

不錯『賣酒並非單是賣商品,還在賣文化、賣品牌、賣故事』,只是當人家知道你賣的是假故事時,那會怎樣? 『捨不得』的結尾(結果)是『不得』兩字,有捨才有得,這是天理,金門人唯有捨去謊言,才能得到想要的。

有人說水不重要,用大陸水一樣可以釀出好高粱,我們拭目以待。

金酒要用大陸水.jpg.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gerspiri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