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6/176820

 金門日報 言論廣場

金酒鼻祖是葉華成先生嗎﹖

2010/01/05

作者:金門日報退休記者 張自福

記載錯誤的資料,倘若不去求證事實真相,相反的,若續以訛傳訛,積非成是,往往會造成歷史的錯誤,如庸臣變功臣、懦夫塑為英雄,不但成為話柄,對於默默奉獻者是非常不公平的。
  據報載:葉華成先生是金酒鼻祖,金門各界對葉先生在金酒公司發展奠下良好基楚,推崇其貢獻,膜拜不已。
  是否真的如此?依據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出版之「四十九」期98頁「土豆伯李廷皆先生」一文所述,葉華成先生奉胡璉司令官指示研製高粱酒,擅長釀製「地瓜酒」的葉先生經數個月絞盡腦汁去研發高粱酒都功敗垂成,不久即辭職。
  按土豆伯於「土豆伯李廷皆先生」文中所敘,研發金門高粱酒成功者,乃是從部隊尋出一位曾有釀高粱酒經驗的山東老兵梁仁賢先生。他說,梁仁賢從軍前在山東老家曾有以高粱釀酒的經驗,在廠長周新春將軍網羅研釀高粱酒,由於氣候、溫度、溼度、水質等因素,也經過數月之後,乃大功告成。為何李代桃僵,指鹿為馬,致葉華成是金酒鼻祖的謬誤?有關單位實應檢討與更正。
 再者,李廷皆指出,他及數位尚存的金酒公司創廠元老均可作活證人,證明金酒鼻祖非葉華成先生,而是梁仁賢老師傅。他感慨說,以道聽塗說,不求考據的謬誤資料,實在十分荒唐,鬧出一樁地方性歷史笑話。
  另者,曾於早期於酒廠服務的鄉親董水忠先生說,金門高粱渣「再釀酒」之開發功臣,就是洪當福先生。他遺憾的表示,如無洪先生精心研發「酒糟再釀酒」的廢物利用政策,金酒公司則無現在雄厚之獲利能力,每年賺取百餘億元。然而,金酒公司卻對洪當福先生之卓越貢獻卻無著墨,隱沒功臣。
  據熟稔釀酒工序的員工說,高粱穗經高溫煮成、陰乾發酵,釀成酒後,其糟分「乾糟」、「濕糟」,乾糟可重複釀製34次,高粱穗粒完全煮爛後,如添加糖水等物發酵,即是濕糟,再釀造一次,酒糟便淘汰供農民施肥或作牲畜飼料。洪當福先生為研發溼糟多次釀酒,亦日以繼夜研究、試驗,結果符合眾望,不負使命。他表示,火候不夠,溼糟所釀製的酒,將是又酸又辣,無法入口。
  李廷皆先生,金沙鎮山西村人,今年七十五歲。民國四十一年金門酒廠成立時,即入廠擔任技工,負責釀酒、搬運等工作。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間協助闢建防空壕,因石壁坍塌當場受到重傷,後送台灣醫療,自此定居台北縣迄今。對於酒廠初期(41年至44年)之人事、釀酒工序、高酒研製等業務都很深入,瞭若指掌。金門各界誤將葉華成先生視為金酒鼻祖,李廷皆先生相當遺憾,希望有關單位能用心求證把錯誤更正,還原真相,讓真正有功者梁仁賢先生獲得公平。
  洪當福先生,金城鎮后浦人,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曾任教職。後來被金門酒廠延攬擔任研發工作。他成功的研發「酒糟」再釀酒,對酒廠獲利能力倍增,其貢獻良多。可惜洪先生亡故於一場車禍。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6/177083

金門日報      言論廣場

你在乎誰是金酒鼻祖嗎﹖----對張文的回覆

2010/01/12

作者:葉競榮

    胡璉將軍撤退到金門以後,連軍隊的薪餉都無著落,因此急著謀求賺錢的管道。當時金門有許多釀米酒的老字號他不找,偏要找只擅長釀地瓜酒的家父(張先生以訛傳訛事例之一,家父從未釀地瓜酒)去為他釀高粱,結果釀不出來(張先生以訛傳訛事例之二),這樣說來胡將軍真是膽大兼老糊塗到極點。事實是胡璉將軍到第十九軍視察,喝到家父釀的高粱酒認為不錯,才想到要釀高粱酒,不然為何不是釀地瓜酒或米酒。又假如家父釀的高粱酒不好喝,沒賺錢的希望,為什麼要建高粱酒廠?又為什麼應家父的要求酒廠就蓋在我家旁邊(當時交通不便)?也許這一切只是因為胡將軍和家父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這當然不是真的),所以廠長月薪九百家父硬是三千。如果山東老兵梁仁賢技術真行,為何沒用軍令派他作『技術課長』,概他只是派在家父身邊貼身學習的課員之一而已。由於家父被迫關了自己的廠去為公家釀酒,心情很差,可能一向對技工較有要求,也許李廷皆先生覺得梁仁賢對他較和善,否則為何由他所述的尖刻話語明顯可以感覺到他似乎對家父充滿了恨意,不知李先生受傷後撫恤條件是否有爭議。我小時常在酒廠玩,當時軍人很多,時有大聲爭執,因此我聽到許多事,例如大門內挖防空壕坍塌那次我也在現場目睹搶救過程。
  金門高粱在台灣出名以後,台灣幾十萬軍中弟兄都想喝,因此人人向酒廠中的好友開口,假日職員不上班時在我家門口可以看見軍用大卡車(正常出貨不用軍車)直接進廠運酒,卻要技術課長兼管儲酒庫房,家父眼見黑鍋背定了才辭職。辭職以後無以為生,有好長一段時間在家養豬,為什麼月薪三千的課長不幹卻去養豬呢實在是不得已。但張自福先生稱李廷皆先生在書中說,家父只會釀地瓜酒,釀不出高粱酒,所以才辭職,是否張自福先生認為當初胡璉將軍在第十九軍喝到的應是地瓜酒才對。這樣的邏輯也能相信,夫復何言?
  
至於洪當福先生為台大農化系畢業,並非成大化工,與張文所述不符,又是道聽塗說的結果。洪是在民國六十年前後在金酒公司擔任『製造課長』,當然對金酒應有些貢獻。金門酒廠至今幾十年,前前後後的員工無數,對金酒有貢獻的人也很多,也許金門人認為胡璉將軍貢獻最大。家父也不是世界上第一個釀高粱的人,但之所以有今日的金酒完全是因為當年胡璉將軍喝到家父葉華成釀的高粱酒所致,所以今日大家所稱的金門高粱酒的鼻祖只有一個,那就是家父葉華成。
  張文使用了『異常尖酸刻薄的字眼』,尤其張先生以前作過記者,這樣的文字似乎很情緒性,並不像公正地在評述一件事,因此顯得其動機很值得進一步了解。在道聽塗說後未經查證即寫出這樣以訛傳訛的文章,這大概都是金酒太賺錢惹的禍,才使許多人爭出風頭,也使許多利益團體在後面動作頻頻。

周新春於1956年5月離開金酒到台灣菸酒公賣局台南酒廠時把尹會民(為何不是梁仁賢?)也帶去,台南酒廠弄關門後,1964年3月胡璉又介紹周新春到嘉義酒廠任廠長,他找梁仁賢及尹會民二人來幫忙,誰知三人釀出的高梁酒根本不能喝,只好用來泡藥酒。在李福井所著的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一書中,尹會民曾跟他兒子說可能是水的關係,然而這也只能算是在徬徨無解時的胡亂猜測,莫衷一是。總而言之,梁尹二人的技術走不出舊金城南門外的金城廠,但就算在金城廠內他二人的技術又如何呢?請看下面李書的描述:

以下是李福井與李廷皆的對話(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74)
李福井問:陳兆生說,有一次梁仁賢酒造不出來。
李廷皆答:是啊!(音上揚,很急很短)
李福井問:胡璉中秋節要來拿酒,梁師父做不出。
李廷皆答:對啊!葉華成一種驕傲的個性,我可以做一點,但是他還沒研究出來,就放給他拖,我要走。   

---請注意這是張自福先生口中的李廷皆親口說的,所謂從軍中網羅來的釀酒師傅梁仁賢竟然這麼沒本事,何況就連張自福自己也說梁仁賢在老家只有「釀高粱酒經驗」,張自福的文章似是要把這庸臣變功臣、懦夫塑為英雄假如葉華成只是被請來研釀高粱酒,一切在新廠開始摸索研究,但就算技術已經純熟,在冬季培養小麥麴需要三個月,然後高梁飯拌麴後還需20天的發酵才能蒸酒,然而根據金門縣志釀酒工業章,新建的九龍江酒廠在民國42年1月14日落成,當天即由葉家取來發酵好的酒醪蒸出第一批高梁酒,梁仁賢及尹會民兩人還來不及上場好戲就演完了。什麼叫作『經數個月絞盡腦汁去研發高粱酒都功敗垂成』,這是在說梁仁賢做不出酒嗎?金酒一上市就大賣,由於親友故舊需索者眾,全廠軍人偷酒嚴重,就連廠長周新春自己也要應付許多要求,因此假日常有軍車進廠偷運酒,廠長實在無法向胡璉交代,就要唯一的老百姓職員技術課長葉華成兼管庫存揹黑鍋,葉華成怕被槍斃決心走人,結果酒就做不出來了,這事家嚴也親口跟我說過,全廠的人都知道,連與釀酒完全沾不上邊的搬運工李廷皆也印象深刻,津津樂道(音上揚,很急很短)

金酒鼻祖-1

按金門日報退休記者張自福即為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鄉訊』主編張自稱根據李廷皆的說法:

   1.葉華成只會釀地瓜酒,卻莫名其妙被胡璉以月薪3000(廠長月薪900)聘去研釀高粱酒胡璉瘋了?

   2.張自福稱李廷皆對於酒廠初期(41年至44年)之人事、釀酒工序、高酒研製等業務都很深入,瞭若指掌。

 

下面介紹一下李廷皆是何許人:           
        根據李福井『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
71頁李福井親自訪問李廷皆:
          李廷皆----讀到18歲國小還沒畢業,不能再讀小學了,要他去當兵,1952年開廠時就跑去酒廠工作。---李廷皆說,廠長周新春對他很好,隔一段時間,每一個部門都叫他去嘗試,身為工人,工作隨便他們分配,什麼工作都做,洗酒瓶也洗---每個部門都去試試,可惜沒有一個部門可以勝任。
  (李書第72)
          李福井問:你跟誰學做酒?
          李廷皆答:沒有學,調到那一個部門,就跟著做。那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不是技術員。
---
結論:原來李廷皆只是打雜的,並非釀酒技工
(李書第73)
          李福井問:葉華成1950年至1952年之間的狀況‧‧‧?
          李廷皆答:這段期間我就不瞭解。

(李書第74
          李福井問:上次打筆仗,葉家的看法,好像認為你跟他父親有私人的不愉快?
          李廷皆答:我跟華成沒有私仇,我在酒廠也不常碰面,只偶而遇到,就叫:『葉課長!葉課長!』那有甚麼怨仇好結?

-------由於李廷皆不是釀酒技工,和葉華成及釀酒的事很少接觸,因此對葉華成在自宅做米酒和高粱酒的情形(民國39~41年)及在金酒那段時間(民國41~43年)做高粱酒的情形他完全不瞭解,對釀酒的相關事情也完全不知道,每天關心的只是晚上陪廠長周新春打牌解悶,因此和周交情特別好。由於周新春薪水差葉華成那麼多,自覺很沒面子,因此恨死葉華成,李廷皆和周新春一個鼻孔出氣所以在李福井書中李廷皆說金酒鼻祖是周新春,但在張自福文章中卻稱李廷皆說金酒鼻祖應是釀不出酒的梁仁賢。由於李廷皆只能做雜事並且力氣大,所以民國44年周新春派李廷皆去挖防空壕(金酒銷售太好,每天趕產量都來不及,釀酒技工絕不會被派去做這事),不幸坍塌李受傷後拿了周新春給他的金酒賠償離開金酒,李廷皆後來在台灣的生活很辛苦,於是想起找葉華成幫他跟金酒要第二次補助,無奈自葉華成離開金酒後,金酒與葉華成幾無聯繫或互動,根本幫不了李廷皆的忙,李求救無門因此恨死葉華成。

李廷皆沒學過釀酒,不是釀酒工人,現在讓我們看看正牌的釀酒活證人怎麼說:

李福井『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第132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書儀對話

問:你認為金門高粱酒誰造出來的?

答:葉華成做的,在他家做的,六路大厝那一家。

問:那時已經做酒成功了是不是?

答:是,已經做可以了。

--------

烽火甘泉第105頁,李福井與創廠工人成仁對話

問:你跟葉華成那時是不是釀高粱酒?

答:不是!不是!他先做米酒,做高粱酒是後來,葉華成到賢聚補給司令部學做酒麴之後。---註:這是幫胡璉蓋酒廠之前。

--------

烽火甘泉第137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胡司令官才要他造酒嗎?

答:華成本來就在釀酒,一個鼎很小

問:釀米酒還高粱酒?

答:米酒也會高粱酒也會。

烽火甘泉144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華成在他家釀酒的時候,你有沒有去過?

答:不讓人參觀,說人有細菌,會放細菌,那時不曉得怎麼賺的 (賺很多之意) 一斤高粱可以釀60度半斤酒。

問:葉華成在他家裡的時候?

答:是!一斤高粱可以60度酒釀半斤。

問:那麼厲害?

烽火甘泉138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設立金酒,誰的功勞最大?

答:葉華成。

問:葉華成有研究出金酒嗎?

答:有。-----

 

張自福與李福井的革命情誼

鄉訊

兵王入伍記金門老兵聯合演出

*2010/10/30

作者: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專題。

ttp://www.kmdn.gov.tw/1117/1271/4189/188122?cprint=pt

 七人陳情,為檢定金馬國民兵鳴不平
翁心富,烈嶼鄉后井人,大同工學院工商管理系畢業。三十二歲入伍,當兵地點:澎湖。
林金德,烈嶼鄉后井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科畢業,三十二歲入伍,當兵地點:金門。
李福井,金寧鄉南山人,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三十二歲入伍,當兵地點:馬祖。
張榮志,金寧鄉泗湖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編採科畢業,二十九歲入伍,當兵地點:不詳。
鄭盈豐,金湖鎮溪邊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公關科畢業,二十九歲入伍,當兵地點:樹林、金門。
張自福,金沙鎮青嶼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編採科畢業,三十五歲入伍,當兵地點:南港。
翁心富、林金德、李福井、張榮志、鄭盈豐、張自福等旅台青年,連同一後來返金的許姓「高齡」役男計七人,為了乙紙《檢定金馬地區國民兵實施辦法配合措施》的頒佈,在金馬立委吳金贊無力抵擋下,聯名向國防部、立法院、監察院等單位遞陳情書,還找了「黨外」的立委康寧祥及費希平等人,請求主持公道。

 

  關於金門日報退休記者張自福為何要假借金酒雜工李廷皆的名義金門日報上發表不實的言論,而金門日報記者李福井又怎樣故意扭曲金酒歷史,完整內容請參見http://yehsliquor.blogspot.tw/p/blog-page_30.html

李福井及中學生怎麼說金門日報  http://rogerspirits.pixnet.net/blog/post/200946024

5110756311535

 

arrow
arrow

    rogerspiri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