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xinsrc_492110623081190629971  

李福井專輯﹕給胡錦濤先生的一封信
作者:李福井

   
锦涛先生左右  

  想写这封信已然有些时日了。一个小小地方的一个小小人物,提笔向您致意,确实得颇费思量,尤其处在两岸夹缝中的金门,有许多的历史纠结,曾经影响两岸的政治情势与人民的感情。 

  在过去六十年的岁月之中,是否有金门人写信给您呢?表达金门人的感受、看法与期望呢?我想恐怕会有些困难吧!因为历史条件不允许。那么今天我就 站在一个金门人的立场,不揣简陋,想说一说金门人的心声,不论讲得妥贴与不妥贴,起码为金门人发声,为时代建言,为历史见证。  我是战后的一代,出生的 前一年,在我的家乡刚好结束了一场战役。因此,我是为战争而生的,而在童稚的时候,就经过八二三砲火的洗礼。我那时不知道为什么两岸要打仗?为何会有砲 击?我只有懵懵然跟着大人一起躲避、逃命。 

  所以在我的人生岁月之中,战乱已经构成记忆的一部份,不可抹去的阴影。小学校门口的对联写着:“立大志,灭共匪。”至今字迹犹然清晰映在脑海之中,然而那时我不知道甚么意思?只感受到我们所有遭受的痛苦,大概都与您们脱不了关係。

  我每天徒步上学,耳膜不时传来“共军弟兄们”的心战喊话,馀音那么的清楚迴盪,常常要你们驾机驾艇起义来归,还订有黄金赏格;而天气好的时候, 我也会听到你们“蒋军弟兄们”的呼喊。金门,在对峙与肃杀的气氛中,消磨了不少的岁月,牺牲了不少的国人同胞。因为,我们都有仇恨。

  我每天跟着父母亲上山下海,从古宁头的海边,举目遥望大陆一髮青山,感觉那么的密迩?又那么的遥远!啊,咫尺天涯,但是难越雷池一步,我的感情 也就麻痺了,只能从父母亲的回忆中,去缅怀和平的岁月,出入内地的生活情景。我活在对立与对抗之中,常感觉生不逢时。  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苦难,都是 因为中国的贫弱,国民知识的闇昧。一个贫弱的国家与闇昧的国民,而又流着骄傲者的血液,在面对二千多年来的世界变局,不免要受到列强的宰割,面临瓜分的命 运,凡是有血性的中国人,无不想救亡图存,拯斯民于水火。 

  中国的包袱太重,救亡图存又急,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各自拿出药方,一个想要追踵华盛顿,一个师法马列史大林,也就苏维埃化与欧美化路线的斗争,权 力的竞逐。中国人一向臣服于皇权思想,臣服于科举制度,臣服于宗法社会,无法发展出以人为本的人权思想,就难以产生英国式的光荣革命。中国人缺乏政治哲学 进化思想,而封建残馀的锢蔽又根深蒂固,演变成中国式的轮迴,遂构成中国人生生世世的悲惨命运。

  我们都置身在历史之中,从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争天下,杀人如麻,血渊骨岳,都是欲除之而后快,何曾有怜恤之心?。残杀与残忍,与孔仁孟义形成一种 强烈的反讽,中国人每一次的兴替,不知有多少人溺毙在权力的血塘里?鲁迅说:“中国的人民,是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权力者的手,使他又变成洁白的人物 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实在很辛苦。我们有太多的灾难,有些是人家给我们的,有些却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想要抬头挺胸,以中国人为荣,有时竟感到那么的困难、那么的无可奈何?

  在过去的岁月中,砲火、战乱、流离伴随着我成长,两岸的隔绝,相互的仇杀;土地痛苦的哀号,战死游魂的夜泣,好像还在眼前。然而自从蒋经国先生一九八七年开放大陆探亲之后,政治气氛开始转变,两岸仇恨日益的转淡,而情感日渐的增浓,这是两岸第一次历史机遇。

  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先生宣佈改革开放,要先让一部份中国人富起来。由于大陆採行市场经济,先由经济的开放,台商的转进投资,转向政治的融冰,辜汪 会谈的实质接触,两岸气氛再一次转变,有了进一步交流与交往的动力。因此,那个昔日在古宁头海边遥望厦门半屏山、深感生不逢时的儿童,终于在一九九○年踏 上大陆河山的土地,前往观光旅游,这是以前所不敢想像的。当傍晚飞机抵达上海的上空,这个往日有名的十里洋场,竟暗无灯火,不免使我觉得有负盛名而颇感失 望。

  可是当我十七年后再到上海,高楼大厦林立,入夜之后黄浦江畔灯火荧煌,游人如织,一派昇平景象,有如置身美国的纽约,那里像是中国的共产世界? 我在上海终于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威力。走错一步,千万颗人头落地,走对一步,登斯民于衽席,从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可以活生生的印证。

  二○○一年一月二日,金马开放小三通,两岸交往有一条正式的管道。这个曾是砲火喧嚣的反共前哨,现在反而扮演和平的堡垒,每天不知有多少人进 出,来往于两岸。金门的角色改变了,地位也改变了,短短几十年变化之大,真是历史的弔诡。回首前尘,不免觉得斗争的荒谬,牺牲的无谓。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马政府开放两岸大三通,这是第二次历史机遇。台湾经过政党轮替之后,政治的操作,民意如流水,可以从扁政府时代两岸几 乎兵戎相见,到马政府时代的加大交流步伐,开放大陆同胞到台湾观光旅游,进行双向交流,并带动台湾观光产业的发展,与几十年前老兵返乡探亲,目睹大陆的窘 境,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人终于找到幸福的阶梯,那是西洋先验的;只是中国人一直忙着斗争、忙着夺权、忙着厮杀,用仇恨包裹着权力的慾望,要不是邓小平先 生的睿智与决断,中国十三亿人口恐怕还要在贫穷线煎熬,忍受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天命,如何站得起来呢?更别说扬眉吐气了。

  我的父执辈,从和平到战争,又经历两岸的开放交流,可以经由小三通到大陆追寻年轻时的步履,一生见证了三个阶段。我们战后这一代,出生于战争,经历了和平,不希望又终于战争。和平应是两岸的主轴,交流的前提,唯有展现善意,才能呈现智慧。

  几十年前您们打的宣传弹,当时的传单,我无意中找到了一张,附寄给您,那样的穿着,那样的意旨,那样的政治语言,今天看起来都觉得有些可笑。一 个贫弱的民族,为了振兴,以斗争为手段,以杀戮为目标,以同胞为祭品,供奉在五千年轩辕大帝的灵前,我想祂都会食不下嚥。两岸的变化太快,从砲火满天飞 舞,不时夜袭摸哨,互指“蒋匪”与“毛匪”,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是自相残杀的痛苦游戏,一个衰败民族的自我凌虐,过去几十年砲弹的呼啸,单打双不打的精神 凌迟,午夜梦迴还深刻的记忆;到今天国共两党相互拥抱,在中南海与您举杯互敬,一笑泯恩仇,不知今夕何夕? 

  六十年的岁月,在人生不算短,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即使所有的艰难苦痛,也只不过是一颤而已。但是这一瞬与一颤,却让人刻骨铭心。今年北京两会时,高龄六十七岁的温家宝先生,希望有一天能亲访台湾,即使爬也要爬过来,令人为之动容。

  见诸两岸的历史,这并非不可能,只是两岸应如何体现善意,掌握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而已。今年是您们建政六十周年,也是金门战役(台湾称为古宁头 战役)之后,两岸分裂分治六十周年,温家宝先生想访问台湾,短时间恐怕不易达成。不过先生如果有意屈驾访问金门,展开一趟和平之旅,与马先生在此一会,弭 兵息争、标举新时代的意义,将是一桩历史盛事。  先生的一小步,将是两岸和平的一大步,使金门从战争之岛,蜕化为和平之岛,使金门从两岸战争的终点,变 成和平的起点,不仅抚慰受到战火荼苦的乡亲,而且告慰一九四九年战死在金门的英灵──建碑、迁葬、安魂、公祭,两岸领导人共同馨香祭拜,展现中国人不再打 中国人,中国人不再自相残杀的善意,使魂魄有依,九泉之下灿然一笑,无憾往生。并且总结两岸纷争的历史,宣告以一种开阔、自信与和平崛起,开创历史新局。  

  这是一个小小地方小小人物的小小愿望,却是关係到两岸千千万万同胞与世代子孙的幸福。

  锦涛先生,这是两岸第三次历史机遇,是一甲子以来难逢的契机,是上天的殊眷,千祈不可错过。历史在前面等着我们,希望先生能够掌握机运,以悲悯 战死英灵的襟怀惠予考虑,尊重死者,尤其葬身沙场的人,是国族文明的指标,比祭拜轩辕大帝更有意义。金门虽然地方很小,但是有时作用却很大;我人虽然言 微,先生幸而採纳,影响可以很大。

  先生日理万机,听我叨叨絮语,实在是有关两岸的大局,所以不厌其烦,有辱清听,祈望俯察善意。金厦海峡日升月沉,潮起潮落,砲声止息,水鸟先 知,金门现已成为乐活的岛屿,赏鸟的天堂,站在古宁头慈湖岸边赏鸟,从三角堡遥望厦门滨海大厦林立,夜间灯火辉煌,宛如看到中国前途的灯光,与小时在蚵田 边举目河山,一片漆黑已经迥然不同了。

  如今两岸通婚,即使金门也有很多大陆来的媳妇,每天生息在一起,可见两岸同胞本身并没有甚么深仇大恨,只是历史衍生的结果。先生能不能总结历史,甚至于开创历史呢?有如邓小平先生明断者然,就有赖先生的睿智了。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说,因为我们有爱。(本文係无法解放的岛屿──古宁头战役的背影一书的序文,九月上旬由五南出版社台湾书房出版)斗争、杀伐与策反,构成单打双不打的政治语言,抚今追昔,能不慨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和平救中國,金門共和國
    全站熱搜

    rogerspiri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